近年来发力迅猛、成绩显着的中国人工智能正日益成为资本的宠儿、科技巨头争相布局的焦点。为了抢占人工智能领跑地位,谷歌、苹果、脸书、亚马逊和英特尔等海外巨头早已展开一系列的“收购大战”,其中,动态人脸识别技术是目前创业热度最高的细分领域,尤其是金融和安防场景,未来将成为创业公司的重点布局场景。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下文简称《规划》),明确将人工智能作为未来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对完善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研究布局,部署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先发优势等目标和任务提出了指导意见。
此时发布实施的《规划》,也是从国家层面对人工智能进行系统布局的蓝图,也必将对加速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行列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根据《规划》,要求到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权威机构预计最迟至2019年,我国础滨(人工智能)的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
人脸识别技术作为其重要的细分领域,投资前景十分看好。前瞻研究院《中国人脸识别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5月,中国人脸识别申请专利多达6432项,仅2016年就有1755项。未来十年,我国人脸识别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千亿元。
2016年以来,人脸识别在银行、证券、金融社保、交通、教育、电子商务、高考、机场、地铁等场景应用频频刷屏,热度居高不下。目前,人脸识别已经从安全性、可靠性要求较低的行业如安防、社区等上升到金融社保、证券、银行、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安全可靠性要求较高的行业。
“刷脸时代”什么时候能大爆发?人脸识别还是一种新鲜事物,被人们所全面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比如隐私泄露的问题。所以,“刷脸时代”的到来,还需要社会价值观、法律法规这些配套软件来支持。
尽管目前来看,人脸识别应用空间十分广阔,但如何有效商用,应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产业间如何相互衔接,进而如何打造开放共赢的生态链条,皆是尚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