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传媒无码

您好,欢迎来到果冻传媒无码——(原深圳市视频报警安防行业协会)
当前位置:协会果冻传媒无码 > 政策指南 > 国家铁路局积极推进高铁安全防护工程

国家铁路局积极推进高铁安全防护工程

时间:2016-09-09 11:28:27 来源:中国安防展讯网 作者:果冻传媒无码

近年来,中国高铁频频亮相世界舞台,高铁已经不仅仅是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代名词,中国高铁产业迅速崛起、蓬勃发展,经过多年积淀,中国铁路技术拥有了独特的优势,中国高铁产业的“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在高铁产业走出去的同时,我国高铁安防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从我国铁路系统客流量大,人员复杂的实际出发,我国铁路安防系统不断升级。近日,国家铁路局为认真贯彻中央领导有关重要批示精神,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工作部署,确保高铁安全,进一步加强高铁安防建设,对推荐高铁安全防护工程提出五方面具体实施意见。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推进高铁安全防护工程的重任担在肩上。推进高铁安全防护工程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工作部署的政治责任,是铁路安全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的重点任务。要充分认识推进高铁安全防护工程的重大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坚持守土有责、勇于担当,目标同向,主动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单位,依法承担法定职责,把推进高铁安全防护工程的重任担在肩上,落在实处。


二是坚持法治和改革创新,认真落实推进高铁安全防护工程的重点任务。要积极推进《铁路法》、《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修订发布,在标准建设上突出与高铁安全防护直接相关的强制性标准规范,提升设计理念和建设标准。要紧盯高铁安全重点,建立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监督检查有的放矢的监管机制,集中力量重点督查。要持续深入开展“打非治违”,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及铁路相关公司的协同配合,积极开展联合执法,形成监管合力,净化高铁安全外部环境。要建立健全数据库,构建高铁安全防护工程重要平台,为推进高铁安全防护工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重要抓手。


叁是坚持协同监管、综合治理,努力构建公司负责、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监管体系。依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落实相关各方责任,努力构建共保高铁安全的长效机制。要落实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公司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执行保障生产安全和产物安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要强化地方政府属地管理和就近就便监管作用,注重发挥其在线路安全保护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方面的优势。要发挥主管部门维护高铁安全的职能作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依法落实职责分工,积极推进高铁安全的协同监管、综合治理。要重视社会公众和媒体的监督作用,创造全社会共建、共保、共享高铁安全的良好局面。


四是坚持统一标准、各负其责、整体推进,下大气力抓好高铁安全防护工程数据库建设。将数据库作为推进高铁安全防护工程的信息平台,举全局之力,做好方案设计、系统开发、信息收集录入和维护管理等工作。要明确数据库的总体方案和主要功能,实现高铁安全防护工程内容覆盖。要研究制定数据库的建设标准,掌握高铁建设运营的基本信息,从履职监管的角度掌握高铁运行安全质量状态和发展趋势。要明确数据库的建设管理和进度要求,由国家铁路局统一规划、统一制定建设标准、统一系统开发、统一进度要求,实现国家铁路局和各地区铁路监管局数据库联网运行,全国高铁安全防护工程信息共享、统一管理。


五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办落实,确保高铁安全防护工程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国家铁路局成立由党组书记、局长陆东福任组长的推进高铁安全防护工程领导小组,整体推进高铁安全防护工程,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成立高铁安全防护工程协调推进小组,协调推进高铁安全防护工程的具体工作。要全力抓好高铁安全防护工程数据库建设,积极推进法规制度和标准建设,强化对重点时期、关键部位、重要场所的监督检查,加大高铁沿线安全环境整治力度,加快推进局应急指挥中心建设,研究推进落实协同监管机制。

公司资讯
熵基科技连续五年荣登全球安防50强榜单,位列第15名
11月18日,全球知名的科技媒体补&补尘辫;蝉《安全&补尘辫;自动化》正式揭晓了备受瞩目的2024年度全球安防50强榜单。熵基科
共绘蓝图,2024熵基科技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圆满成功
近日,以“共绘蓝图”为主题的2024熵基科技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东莞成功落下帷幕。作为熵基科技规模最大、面向全球全品类核心伙伴的顶
一文读懂熵基国密门禁
在数字化转型的洪流中,信息安全不仅是公司稳健运营的基石,更是公共部门安全无虞的保障。随着数据价值的日益凸显,其保密性和安全性成为
项目活动
热门专题
  • 熵基科技出席数字经济及智慧城市空间未来应用创新峰会
  • 2021年智能安防机器人市场或将进入井喷期
  • 2021年的智慧城市建设该怎么发展?听听行业大咖的观点
  • 达实信息:颠覆传统经营模式 构建互联网+门禁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