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安防网讯 当运动和健康成为中国人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其背后所隐藏的巨大商业价值,也成为跨领域的追逐目标,将“智能”和“运动”相结合的智能手环、手表等产物则被冠以“可穿戴设备”首先冲进市场,却也一直伴随着质疑。
智能可穿戴功能尚待发掘以期实现更高覆盖率
这些设备是否真正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各种复杂的数据,对大众培养运动习惯有多大促进作用?低价和外观是购买的驱动力么?
当企鹅智酷把研究对象集中于已经购买了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群时发现,七成骑车人群对已使用的智能设备非常满意。以跑步和走路为主要运动方式的人群,对智能设备的满意度也超过50%。在尚未购买可穿戴设备的人群中,跑步、练器械和骑车一族,共同跻身“最具购买欲望人群”前叁名。走路、打球这种大众运动人群,购买可穿戴设备的欲望,分别达到46.1%和43.6%。
如今百元以内的智能手环有很多选择,但只以低价来吸引用户并不明智。在企鹅智库的调查中,对于“不购买”的原因,比例最多的(48.2%)是“功能上用处不大”。
那么,对于真实的使用者来说,可穿戴设备对生活有多大改变?企鹅智库对使用者的使用效果做的统计如下:超半数使用者认为“使用设备没有改变运动生活方式,只是多了些数据”。25.4%的人认为有些改变,只有14.2%的人认为有很大改变,运动效果明显提高。也就是说,对于半数使用者来说,可穿戴设备“没啥用”。
另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是,对于智能运动设备,男性比女性更注重产物外形。有23.3%的男性在购买时会考虑外观,而女性只有16.1%。在通常的认知里,女性对产物外观才比较重视,但在调查中发现,36.4%的女性并不打算购买,主要原因还是“用处不大”。可见,在功能上体现其价值有多么重要,即使是面对容易“冲动消费”的女性,她们也不见得仅仅为“粉色款”而掏钱。
对很多人来说,“可穿戴设备”尚难成为生活必需品,调查发现,年龄越大,中途放弃使用的比例也越高。28%的70后买了智能设备后,使用一段时间就会抛弃。80后这一比例降为22.9%,90后为21.3%,00后仅有13.2%。
这样高的弃用率背后还是产物本身的用户体验并不理想,表明大众的需求没能被很好满足——我需要,但你给我的东西不对。
与单独的“可穿戴设备”相比,尽管手机不管从功能上还是数据准确性上都无法媲美手环,但其使用比例却高得惊人。在可穿戴尚未形成功能碾压的今天,“一物多用”的便捷成为了更多用户的选择——而手机运动础笔笔恰好抓住了这个机会。除去价格因素,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和使用功能的广度,是他们偏好础笔笔的重要原因。
价格不再是真正的瓶颈,满足大众需求,特别是挖掘出“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是可穿戴设备向大众市场普及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