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习近平指出,近年来,我国文物事业取得很大发展,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但也要清醒看到,我国是世界文物大国,又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文物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一直以来文物保护也是我国安防保护的重要人物之一,随着精神文明社会建设进程的推进,文物保护从源头抓起。
湖北文物局印发《对于推行文物安全保护一处一策工作机制的意见》文件,要求全省各地迅速建立完善“一处一策”工作机制,强化文物安全精细化、精准化管理。全面推行文物安全保护“一处一策”工作机制是按照国务院指导意见要求,根据文物保护单位所处环境、管理使用情况、安全风险等级等因素,按照文物建筑重点防火、古墓葬重点防盗掘、古遗址重点防破坏等防护要求,逐处夯实文物安全责任体系,健全文物安全管理网络,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护工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确保文物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
贵阳市文物局为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确保文物点的安防、消防等安全,近日和云岩区文广局,联合对贵阳弘福寺和黔灵山公园所辖文物点白象泉、檀泉、蒋介石和张学良会面处、麒麟洞张学良囚禁处等13处文物点进行巡查。检查组先后来到弘福寺和黔灵山公园等处,与黔灵山公园管理处和弘福寺签订《2016年云岩区文体广电局文物安防、消防责任书》。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3月16日在港表示,为进一步完善防盗措施,故宫正在与一些研发机构合作研发物联网防盗系统,希望做到任何一件文物只要被移动就会报警,任何一个角落有情况就会启动预警
据了解,目前已经有多种高科技手段进入博物馆安防领域。比如在参观者无知觉的情况下自动记录其参观信息的人脸识别系统,还有可以防止文物被“掉包”的显微图像辨识技术,充分保护外出展览文物的安全。这些现代信息技术的被用在博物馆,被称为智慧博物馆。智慧博物馆不仅实现了博物馆文物信息的智慧化,让参观者更加方便直观的了解文物,在文物保护方面也有做到了智慧管理。
智慧保护在智能感知技术和无损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对博物馆藏品的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监控分析,在文物损坏前掌握其各项特征,实现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并形成一套完整的“监测—评估—预警—调控”预防性保护流程。
另外,面对数量庞大的藏品及藏品记录、每天多则数以万计的观众,如何以智能控制技术为支撑,优化博物馆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为博物馆决策提供支持,是智慧管理的重要要求。据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介绍,南京博物院已将搁贵滨顿(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应用于文物管理,对每件文物进行藏品档案文字录入、图片资料扫描和数码照片处理、摄像数字化处理,为每件文物建立唯一的身份凭证,并将搁贵滨顿标签与文物藏品数据库相结合,使管理人员便于完成文物藏品管理、查询、统计报表方面的工作。同时,南京博物院还将搁贵滨顿技术应用于库房文物管理,在文物入库前预先录入电子标签,此后文物进出库房,系统会进行自动扫描,并将扫描信息录入计算机,为文物管理提供有效的管理依据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