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大力推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积极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重塑全球竞争新优势,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共同的战略选择。历经多年发展,我国制造业体系完整、门类齐全、规模庞大,互联网产业创新活跃、资源富集、优势突出,制造业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层次转型升级具备坚实基础。总结发展实践,探索融合路径,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施‘互联网+’行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总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统筹推进,对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院长
一、融合成效初显,“互联网+”为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提供新动能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创新的实践探索期。“互联网+”带动制造业技术进步、效率提升与组织变革,加快产业迭代兴替,加速动能传导转换。从消费到生产、从边缘到核心、从平台到生态,互联网向制造业延伸拓展,引发制造业发展理念、用户角色、业务形态、生产要素、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
(一)“互联网+”促进制造业集约发展
中间环节多、价值链条短,成本高、效益低是多数制造公司面临的问题。互联网加速产业链精益化、生产组织扁平化、公司发展协同化转型,降低公司成本,促进集约发展。一是压缩中间渠道。互联网实现供需双方高效对接,减少流通环节,有效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如小米利用网络平台集聚大量粉丝,通过口碑营销与网络直销节约大量宣传、渠道和库存成本,构建竞争新优势。二是公司组织扁平化。借助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准确高效传递,公司得以消减内部的中间层级、提高决策效率,加速向网络化、扁平化组织转型,更加适应灵活多变的市场需求。如海尔改变传统的封闭式科层制组织结构,弱化中间管理层、成立小微经营体,降低机构成本,提升决策效能与效率。叁是资源协同共享。互联网平台在线整合供应链资源,推动产业链上各类公司集聚化、生态化、协同化,显着降低公司资源配置与协同成本,如依托航天云网进行协同采购,制造公司可节省成本30%。
(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
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关键障碍在于创新能力不足。互联网加速产业链融合创新,基于其扁平优势、规模优势和集聚优势,为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以及服务模式的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一是协同式研发。互联网打破公司封闭研发模式,推动公司与公司、公司与消费者之间的协同,实现创新要素的网络化聚集、开放和共享,大幅提升公司创新能力与效率。中核集团一支20余人的核心团队,利用众包平台与20多个城市上千名工程技术人员高效协同,顺利完成了“华龙一号”的堆芯设计。二是智能化生产。互联网技术在生产制造环节的融合应用,推动生产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广州数控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自动装夹、自动上下料和动态感知加工状态的新型制造方式,生产质量和效率显着提升。叁是增值型服务。“硬件+互联网+软件服务”成为制造公司服务创新的重要模式,如以智能手环、智能电视等新产物为载体,深度拓展生活、娱乐、健康等服务,极大延伸公司价值链。
(叁)“互联网+”促进制造业绿色发展
“互联网+”以泛在感知、精确控制和智能决策,在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优化、资源回收利用和能源管理等方面广泛应用,大幅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一是降低能源消耗。依托工业互联网对设备状态、能耗排放等进行实时与优化管理,可大幅降低钢铁、石化、水泥、造纸等传统行业的能源消费强度。二是降低材料消耗。3顿打印、云制造等新技术推动制造工艺与模式变革,中科大开发的“经济节约型”3顿打印技术,可节省耗材高达70%。叁是促进清洁能源使用。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的能源生产和管理系统,极大提升电网接纳清洁能源的能力。天津中新生态城建设“光伏、风力、储能”叁合一智能微电网系统,分布式清洁能源电力每月上网130万千瓦时,基本满足生态城居民用电需求。四是助力逆向物流。在线交易平台推动工业废弃物交易和再回收的快速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回收础笔笔“再生活”上线以来,覆盖北京近300个社区,日均上门回收废品近10吨,提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效率。
(四)“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开放发展
建设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和选择。互联网加快了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的全球化进程,为中国制造业全球发展提供便利。一方面,互联网助推公司走出去,拓展全球市场。我国跨境平台公司超过五千家,开展跨境电商的外贸公司逾20万家。2014年,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4.2万亿,2015年增速高达30%,占国家进出口贸易比例达18%。阿里巴巴芝麻信用运用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客观呈现个人的信用状况,便利出国签证,方便跨境人员流动。另一方面,助力公司引进来,利用全球资源。基于互联网的全球研发和生产制造平台,有利于公司研发和生产资源的全球优化配置,推动公司全球化布局和创新发展。潍柴动力建立全球网络化协同研发平台,实现研发资源的分布式部署和全球开放协作,优化并加快了发动机研发流程。通过国内外协同研发,其配套海监船发动机的研发周期由原来的24个月缩减至18个月,整体研发效率提升20%以上。
二、探索经验方法,“互联网+”为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开辟新途径
我国制造业门类广泛、公司众多,行业间、公司间发展特征、阶段水平、能力基础不尽相同,利用“互联网+”推进转型升级的路径各有千秋。先行公司积极探索,“互联网+”制造路径日渐清晰,为更多公司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智能化生产
智能化生产是制造业发展大趋势和国际竞争焦点,国内先行公司已开展大量探索。目前看,主要有两种路径:一是局部智能化改造。在现有制造系统之上,通过添加嵌入式设备和新型网络,实现基于车间现场数据的设备性能感知、过程优化、智能排产等智能化制造,具有成本低、风险小、操作性强的特点。如华为为某酒企实施的智能工厂改造,在原有自动控制设备基础上,部署基于4骋的无线宽带集群系统,实时采集温度、湿度、成分比例、设备状况等各类参数,依据大数据分析结果进行优化控制,产能提升40%、能耗下降30%。二是全面智能化重构。新建数据集成平台,全面集成设备单元、生产监控、制造执行、公司管理、设计研发等各类系统,实现数据的跨系统流动、采集、分析、优化与智能生产和管理,虽然难度大、成本高,但却是向复杂产物制造领域深度拓展的关键支撑。如海尔沉阳无人工厂,全面集成生产管控、物流管理、公司管理、设计平台等系统,实现单线五百多种型号产物的柔性制造,大幅削减物流配送距离。
(二)网络化协同
借助互联网络或工业云平台,发展公司间协同研发、众包设计、供应链协同等新模式,能有效降低资源获取成本、大幅延伸资源利用范围,打破封闭疆界,加速从单打独斗向产业协同转变,促进产业整体竞争力提升。航天科工利用航天云网专有云平台,接入集团内上下游六百余家单位,对设计模型、专业软件、3顿打印机、数控机床等七大类上百种资源进行共享,实现在线仿真计算、复杂产物模块协同测试、制造资源统一查看和灵活排产,有效促进集团生产能力的优化配置与生产效率的显着提升。中国商飞依托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化设计、试验、管理平台,开展颁919大型客机的全球协同研制生产,实现数百万零部件和机载系统研制流程的高度并行。
(叁)个性化定制
个性化定制是适应市场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重要途径。利用互联网平台和智能工厂建设,将用户需求直接转化为生产排单,开展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定制与按需生产,有效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解决制造业长期存在的库存和产能问题,实现产销动态平衡。一是众创定制。借助互联网平台,大众发起、参与公司新产物研制。海尔天铂空调由用户提出创意、30多名发烧友共同交互设计、一千多名用户参与支持,在设计的同时即实现了万名用户预约下单的业绩。二是深度定制。通过互联网平台,用户与公司一对一交互产物设计元素和细节,公司根据用户个性化需求利用柔性生产线定制生产,如红领集团、鲁泰纺织、尚品宅配等。
(四)服务化延伸
服务化延伸促进制造业加速向服务领域拓展,有效拓展价值链的重要路径。公司通过添加智能模块和通信模块,实现产物联网与数据采集,利用大数据分析延展提供多样化智能服务,优化存量的同时带动利润增长。叁一重工在工程机械上加载嵌入式芯片、传感器、遥控装置等智能部件,利用移动互联网建立远程设备与监控云平台间的数据通道,实时监控数万台机器的上千种参数,实现设备定位、远程故障预警和诊断、智能调度等服务,有效降低运维成本、减少用户损失。陕鼓集团建立远程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为用户提供全天候在线技术支持,牵头成立由五十多家公司组成的成套技术协作网,优化整合产业链资源,实现从机械产物供应商向服务提供商转变。
叁、加强统筹推进,凝智聚力开启中国制造新篇章
“十叁五”时期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关键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互联网+”制造前景广阔,空间无限,应着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制高点,结合我国制造业发展实际,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
(一)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系统全方位深度融合所形成的产业和应用生态。通过工业互联网,工业系统各要素与各环节实现泛在连接和数据联通,推进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和服务化的制造业转型。工业互联网既是全球制造竞争的制高点,也是我国制造业转型迈向中高端的关键依托,亟需加快部署推进,打造具备国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一是构建高速率、高可靠、低时延、灵活快速组织的网络互联体系。以工业无线网、工业以太网等新技术改造工厂内部网络,通过部署4G/5G、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等新技术, 推动工厂外部网络改造升级。二是建立覆盖工业全流程、全环节和产物全生命周期的数据链,完善工业云和工业大数据等关键应用支撑平台,推进数字化建模仿真,深化工业大数据的智能分析和应用。三是围绕网络化、开放化、融合化的新型生产体系,同步构建涵盖设备、网络、控制、应用和数据的安全保障体系。
(二)加强关键软硬件研发
推进“互联网+”制造离不开软硬件技术产业发展支撑。我国在智能装备、高端软件、核心元器件等许多关键领域的技术能力仍然薄弱,产业生态亟待完善。一方面,要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的有效供给,提升集成电路、智能传感等基础元器件的研发强度,加强高档数控系统、工控计算机、高端等核心整机系统自主化水平,支持工业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及高端工业软件、新型工业础笔笔的研发应用。另一方面,加强产业界对自主技术产物的需求引导,培育应用生态,组织上下游公司联合开展“互联网+”制造关键平台、技术、产物的试验与应用,形成供需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叁)开展应用试点示范
分行业、分区域、有步骤地开展试点示范,是促进“互联网+”制造新模式新业态广泛普及的重要手段。当前可优先考虑在石化、钢铁、汽车、航空、家电等重点行业和信息化基础较好的公司,围绕新型网络、平台系统、应用模式、解决方案等组织开展试点,总结制造公司、信息通信公司各自探索及相互合作的成功经验,向同行业、相似行业推广。进一步发挥国家级、地区级行业试点示范作用,在珠叁角、长叁角等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展集群化试点示范,为其他地区提供经验。同时应进一步完善现有试点示范评估机制,加快形成以效果为导向的试点示范制度安排。
(四)构建综合服务体系
面对新一轮转型升级,许多制造公司存在软硬件成本难以负担、专业人才队伍缺乏等困难,构建综合型服务体系是破解此问题的有力抓手。一是提升解决方案服务能力。鼓励先行公司基于自身实践提供解决方案服务,壮大一批行业综合集成解决方案供应商,帮助更多公司加快转型升级。二是打造第叁方服务平台。面向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融合型网络、平台、业务、产物测试验证机构,积极发展工业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等服务平台,降低制造公司融合发展门槛和成本。叁是发挥行业组织作用。依托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等行业平台,开展技术研发、标准化、公共服务提供、国际交流合作等工作,形成政产学研用高效联动的发展格局。
(五)强化资源要素支持题
推进“互联网+”制造,科技是关键、资金是保障、人才是根本,需要统合各方力量、集聚各方资源,加强引导和支持。一是建立制造业融合创新中心,对基础性、前沿性、战略性领域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加快技术成果产业化,破解发展瓶颈。二是加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改专项等资金对“互联网+”制造领域的倾斜性支持力度,鼓励地方给予配套资金支持。鼓励银行、龙头公司等为中小公司实施“互联网+”制造提供定向贷款、供应链金融等服务,多渠道解决公司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叁是围绕“互联网+”制造人才需求,健全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优化科技创新、经营管理、工程技术、职业技能、急需紧缺等五类人才资源结构。鼓励公司、高校、研究机构联合开展管理人员、技能人员等的专业化培训,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支持中小公司专业人才培养,鼓励高校加强融合领域新兴学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