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雷锋网总经理谢阗地在主持大疆农业植保机惭骋-1发布会后的总结。
我昨天受邀主持了大疆创新的农业植保机惭骋-1的发布会,颇有感触。如果是只是来看标题的,可以直接拉到文末,有总结。
邀请一个颜值不太高的媒体人来主持,大疆所希望的显然不是串个场活跃一下气氛。我问为什么希望是我来主持,大疆表达的一方面是我关注大疆很久,对大疆的公司文化和产物思路比较熟悉,二方面是他们希望一个中立的媒体人来引导这场发布会,着重做科普,以及替媒体朋友发问。
这种中立,还表现为他们邀请了中国农业大学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中心主任何雄奎教授。何教授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农业无人机第一人,早在十年前就带队负责国家的农业无人机项目,现在刚刚和大疆农业植保机团队开始合作。何雄奎教授并没有在发布会上说什么大疆的好话,更像是把大疆看做一个大公司,希望大公司的投入来改善中国农业作业环境。
大疆组织了这么一场被提问被挑战的会议,所想表达的,可能还不是“大疆的农业无人机好”,而是“农业无人机大家都还没入门,但大疆有实力有把握去应对挑战”。
与何雄奎教授的交流着实让人获益匪浅。此前我们从科技公司听到对农业无人机市场的描述,和这种一直在农业第一线的专家的描述,完全不在一个境界上。
也许,我们想象的农业无人机,和农业从业者真正需要的农业无人机,其实是两个东西。
比如,你知道农业植保无人机的飞行时间吗?想飞就飞,到手即飞?
——图样图森破,植保作业必须在风速叁级以下,气温10°词15°进行。也就是说在春天的植保农季,植保无人机只能在早上7点到9点,傍晚5点到8点进行。过了这个时间段植保机根本没必要飞起来。
而每种作物的植保窗口可能就一两周。
这意味着什么呢?
如果我是一个庄稼手,早上打了一遍药,飞机坏了,我必须在下午五点之前修好,或者找到换用的保障机。如果做不到,我最好早早放弃无人机施药的想法,自己背起药筒,抬头挺胸提臀……
所以,农业植保无人机的关键,其实还不是飞机本身能装多少药续航多久。而是是否可靠,有没有用。
而在有用这件事上,飞行平台并不是农业无人机这件事最大的坑——甚至不是农业机产物研发上最大的坑。
最大的坑在于,农业设备与服务,从来就不是把产物卖出去就完事的。产物本身在农业产业环节中,重要性可能只占30%。
大疆在发布会上发布了四个痛点:
售前售后难(包括维修)、没飞手、不赚钱、不知道怎么作业
注意,会飞无人机,和有效组织无人机作业,是两码事。在航拍市场上,可能飞起来拍到了就拍到了,没拍到大不了重拍或者放弃。但在农业植保作业里,施药没有喷洒到位,病虫害发作那是性命攸关的事情;如果重复喷洒,不仅是浪费,更是留下了农药残留和土地污染的隐患。
当真决定上马无人机植保作业,要解决怎么计划怎么组织怎么管理怎么核查检验等等一系列流程的问题,对农民朋友来说,这比把飞机飞起来要难得多。
大疆出了四招,详细内容一搜便知,总而言之是开始针对实际需求做服务。何教授也很看好,因为他觉得大疆是个有实力的公司,这些下到田间地头,分布全国各地的苦活累活,不是小公司能干得了的。
这是整个农业无人机体系里最难的。大疆既然已经看到了,这事是不是已经稳操胜券了呢?
不一定。别忘了比大疆更早(但不是最早)提出农业无人机概念的极飞。
极飞是怎么玩的呢?截止到目前为止,极飞没有对外出售他们的农业无人机产物,而是用自己的产物,自己的信息系统组建植保服务队,亲自下到农村去给农民承包植保喷洒作业。
这种踏踏实实的作风,大疆方面人士私下里也评价很高。但这里有一个取巧的地方在于,除了极飞自己的飞手,没有人飞过极飞的农业无人机产物,谁也不知道这产物到底怎么样,有什么问题,好不好用。
但想想就知道,极飞是在实践中改进自己产物。这与大疆通过合作伙伴、销售网络去获得数据和反馈,可能效率更高。即便说目前极飞的资金实力和研发投入无法与大疆相比,说不定未来有在农业领域弯道超车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极飞通过这些实践,掌握了可能是中国最全面的农田植保作业数据库——据说数据库技术是“偷师”了顺丰的数据系统,相当厉害。
与一位国家技术官员聊到此事,他开玩笑说,干脆让极飞拿大疆的飞机去作业,“完美”。
而除了极飞之外,上周我去北京拜访零度智控,也看到了他们的植保无人机。主打卖点也是他们的双子星飞控。从飞控优势出发来进入农业植保行业,零度在大疆后面跟的也很紧。
可以说,“农业无人机是一块处女地”,千真万确。大玩家都在进入,小玩家也在跟随,但是谁都没有一套已经切实可用的解决方案。
从飞控、飞行平台等技术切入这个产业的玩家们,给了传统的农业专家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何雄奎教授最早在国内引入和开发遥控直升机来进行植保作业,他测试过大疆的产物之后,最大的感触就是“操作真方便,飞控真是好”。
而且,无人机公司们借助自身的信息化能力,相比专业农机公司,更有可能率先完成农业作业数据化和信息化,这中间的商业价值和社会意义,不容小觑。
但农业作业并不是有一个好的飞行平台就够了。何雄奎教授非常推崇日本的雅马哈植保机(油动直升机),那个产物操作培训非常复杂,上手难度大。但是在植保作业中最关键的喷嘴、药剂等体系是全球最好的。这里面涉及的工艺、技术,可能是无人机公司此前压根就没有碰到过的。
更不要说雅马哈与日本农林水产省合作的信息平台,全日本两千多架雅马哈植保机,哪里飞哪里降,哪里的田应该怎么作业;不同的植物和季节对药剂的需求等,一目了然。
这是一个完整的生态。在中国,无人机公司要吃下这块市场来,需要从零开始一点一点给这个生态添砖加瓦。中国地域差异的复杂程度,让这个信息系统比日本的难度等级高出几个数量级。
而对于精通飞行平台的无人机公司来说,要精通农业设备制造工艺和农业用户需求,还需要不断的磨合。
利好消息是,有不少农机农药领域的资深公司,也看到了无人机的潜力,开始针对无人机施药开发合适的药剂和喷洒元件。
总结一下:
1、做农业植保无人机,不是做飞机,而是做一整套全新的农业服务体系,包括飞机产物、后市场服务、作业流程优化、渠道网点等等一系列的体系。甚至包括面向农村的金融和信用服务。
拼产物性能、拼价格只是起步,最后拼的是对农业市场的理解深度和综合工商管理能力。
2、就算是拼产物,拼的也不是飞行平台本身。率先开发出适用于无人机作业的专用系统(比如喷洒系统,国产的一直不如进口的)、建立专用的药剂产物和服务生态圈,才是农民更看重的,也是真正体现无人机作业优势的。
3、农业无人机耐操很重要,可靠性很重要;但再高的可靠性,真出了问题都不如就近的维修保障服务网点。这事不是拼创意,是拼家底。
4、无人机进入农业生产,什么样的流程是好的,什么样的流程才能发挥无人机真正的效率?没有人知道,现在的植保作业程序,还是按照手动施药的理念和程序设计的。
理解无人机的未必理解农业,精通务农的未必在无人机上有多少想法。植保无人机真要爆发,得等到现在开始入行的第一波专业植保无人机飞手开始带徒弟钻研业务。这至少还需要两叁年。
综合这四点,农业无人机这件事,完全是一片处女地。而且可以明确把农业信息化走在前面的邻国日本作为赶超目标。
中国的优势在于,有大疆和大疆的追随者们。中国在把智能和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具体行业上,是一直走得更快的。与日本相比,直接应用了更多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技术的农业无人机产物,前景更为明朗。
中国是全球农药用量第一大国,但施药流程和农药利用率远远低于先进国家水平。更不要说提了很多年的农业自动化与信息化。这不仅是一个数以千亿计的市场,还是关乎国计民生,具备重大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的市场。
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大疆发力农业植保机,客观上推动了更多行业对“农业无人机”这个大类的关注。也许这种关注带来的产业调整,价值远远超过大疆对农业植保机产物的销售预期。
如果是这样的话,大疆这一场科普和学术研讨气氛很浓的产物发布会,也颇具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