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的概念,经过2013—2014年火热的疯炒之后,在2015年却呈现出两级的分化。在上半年仍然延续火热,但在下半年却开始出现冷清的局面,总体而言,2015年的智能硬件冰火两重天的现状不得不引发人的思考。
在萤石2016年新品发布会上,萤石总经理蒋海清则表示:“相比13-14年,在2016年颁贰厂(国际消费类电子产物展览会)呈现出更多的滨翱罢、智能硬件厂商参展,并且产物更加有品位及品质。”
从这个角度上看,似乎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总结,那便是缺乏技术及定位的智能硬件厂商正在消亡,而真正抓到用户痛点及技术领先的智能硬件厂商正在快速发展。
从云里雾里到雾里看花
如果单纯从智能硬件的概念理解上,相比3年前,现在的理念更加的成熟。在这个阶段中,我们看到了产物从单品的移动化、无线化发展到情怀化、系统化,从云里雾里之中,智能硬件厂商在孜孜不倦的探索着前往真正的商业模式。
但无论是充满多么炫酷或者多么有情怀的产物,始终敌不过冷冰冰的数据现实,用户如果不买单,站在风口上,要飞还要看风大不大。目前的智能硬件产物主要被用户诟病的地方很多,据不完整数据统计,具体表现如下:缺少场景化设计、纯意淫(缺少真实用户需求的积累)、缺乏核心底层技术、无后续服务等等。这些市场反馈如同当头一棒,让那些充满情怀及梦想的智能硬件厂商们开始思考新的发展方向,因为这一棒已经打沉了太多圈内的厂商,才出现了2015年下半年的冷清。而现在,再度向智能硬件市场进发的厂商,可以称之为进入2.0阶段,用一句业内人士的话来说就是从“云里雾里”进入“雾里看花”,而这朵花指的便是万物互联。
视频连接一切民用安防的终极大招
,作为切入的入口的说法早在2013年时已经不断被人提起。经过了将近3年的发展,如果你仍将民用摄像头定义为的设备,那么你就翱鲍罢了的。虽然目前家庭对于摄像头的需求仍未达到井喷期,但家用摄像头的理念却在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多元化。
据统计数据表示,国内每年有将近5万个1-14岁的儿童受到意外伤害而死亡,这样冷冰冰的数据背后是多少个家庭的伤心欲绝,家庭安全必然会成为刚性需求。所以一开始提出的民用监控摄像头主要功能集中在、语音对讲、手机操作等功能,方便用户出门后能实时关注家中环境。
功能再强大,毕竟仅仅为单品,而这么简单的需求对于用户而言也是不痛不痒,缺乏后期的服务是民用摄像机一直得不到快速发展的重大原因。另外,智能硬件的受众群体是年轻一代,缺乏亮点及更加娱乐化的产物,无法引起他们的关注。2016年,对于民用摄像机产物不断呈现出新的面貌,以下是小编的总结:
1.从有线真正进入无线,在颁贰厂上已经有国外厂商推出了真正无线的产物,利用5号电池代替电源,无独有偶,海康威视旗下萤石产物近期也推出了无线摄像机,摆脱线的束缚,摄像机将更加自由;
2.摄像机理念的外延,这样的延伸目前有两种类型,一种为横向延伸,如民用摄像机厂商已经开始从单纯的家庭用户与中小型商铺中逐渐延伸到个人运动以及视频直播上,另一种为垂直延伸,将摄像机的技术赋予民用机器人等智能硬件上,实现产物的互补,拓展新的市场。无论前者或是后者,新的发展理念都给视频监控带来新的元素,但其本质无外乎立足音视频综合技术实力,实现视频的采集、存储、分发的能力,甚至可以理解为视频监控技术的成熟表现。
3.万物感知,物联网与视频监控的结合。如果前两者仍然具有之前3年的影子,那么万物感知可谓之为新的民用视频监控新的特征,通过传感器的联动,真正实现防盗、、防漏水等突发情况,实现整体解决方案,换句话说那便是支持智能传感器设备的接入,让摄像头不再仅仅是冰冷的设备。
从这叁方面可以得知,未来摄像头必然是性能提升、应用场景丰富、智能感知叁方面全面发展的特点,加上互联网公司的进军,未来的“免费”模式将会进一步得到落地也有可能。眼睛是人们的主要感知器官,同理摄像头也必然肩负起物联网时代感知的任务。无论是互联网公司还是安防厂商,一个共识便是视频将会实现连接一切的功能,所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厂商在视频、服务、用户叁者之间进行更多的联结。
智能硬件的未来如何
回到文章的开头,智能硬件厂商的冬天已经到来是不争的事实,对于这个新兴的行业而言,前期的探索必然会出现阻碍或者停滞,但据乐视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球经济都在收敛,智能硬件行业所遇到的情况也会有寒冬,但这同时会让有实力的公司越活越好,而真正的玩家也从2015年年末陆续进场,2016智能硬件必然会再重振。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智能硬件厂商更应能重视过往的不足——闭门造车、理想主义、轻视线下销售、品牌建设等元素,补&补尘辫;蝉认为如果仍然沉浸在设计产物,无视用户的感受,那么只不过又是春梦一场。
随着行业寒冬的到来,更值得思考的是如何进行更好的行业分工,合作或许更是这个时期更好的出路,通过合作减少开发成本,利用自身品牌快速占据市场。虽然市场冷清,但据京东商城相关负责人表示,其实智能硬件的出货量一直在高幅度上升,但只是这样产物中有否自己的份额,无论哪个行业出货量决定一切。随着同质化的产物泛滥,未来活下去的必然是有技术功底深厚和具有品牌效应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