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是把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通信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在城市建设中,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城市信息资源,促进信息共享、信息系统协同联动,实现城市社会管理更加高效,公共服务更加便捷以及城市的协调、智能、可持续发展。
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100%副省级以上城市、89%的地级及以上城市(241个)、47%的县级及以上城市(51个)正在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或者开展智慧城市规划。而各地智慧城市建设也从最初对概念的追捧、对系统和平台建设的喧嚣,逐步进入更加强调体制机制创新和顶层设计,深化资源利用和共享协同、凸显为民惠企服务实效、创新建设运营模式的新阶段。本文特意选取了几座在不同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智慧城市,对这些城市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总结。
全光网 高带宽支撑智慧应用落地——代表省市:四川 、无锡
智慧城市建设对运营商网络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运营商进一步做好网络建设与服务。在网络建设方面,四川已经率先建成全光网省,成为光网建设的全国领跑者。四川21个市州全部建成“全光网市(州)”,四川成为全国首个“全光网省”,光网用户平均上网带宽达到37.9兆,居全国第一。光纤网络以及基于光纤网络的智慧城市应用才得以逐步走进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城市生活更加“智能”。
江苏无锡也与2015年下半年圆满完成全光网建设,符合光网覆盖率100%、新增宽带光接入率100%,宽带用户平均带宽超30兆,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光接入需求都能得到及时的响应的标准。基于全光网络城市建成,无锡立足良好的信息产业基础,积极创建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全力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并成为全国首批“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示范城市”。
实现惠民、便民服务的效能提升——代表省市:广东、武汉
目前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正逐步通过管理手段和理念转变,应用深化,技术进步和数据开发利用,来增强和凸显城市的管理和服务的实际效能,实现更好地为居民服务。信息惠民、便民服务成为近两年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突破点。
其中,广东省通过建设网上办事大厅,全面梳理各政府部门的职责边界,简化办事流程,承诺办事期限。为了更有效突出网上办事的便民实效,网上办事建立叁级深度标准,从基本的办事指南、表格下载,到统一受理并统一反馈办理结果,再到全流程网上办理,层层递进,对不同网上办事深度提出明确目标,极大地增强了“以信息流代替人流”的政务办理服务效能。
另外,武汉市建立的“市民之家”集中了66个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职能部门,318个服务窗口,通过推动条块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和系统互通,实现了426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一站式办理,一个审批数据的处理通过全流程由过去的2天缩短到37分钟。
政府信息化管理创新 电子政务逐步完善——代表省市:福建、深圳
智慧城市发展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政府信息化管理机制体制的创新优化,以及电子政务发展的完善。比如,深圳市把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纳入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每年根据政府工作重点滚动更新电子政务考核内容,确保政务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办事率”和“信息安全”等电子政务指标均已纳入深圳市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另外,福建省也不断推进省直部门信息中心机构和业务整合,探索信息技术服务人员派出制度,并强制规定如新建项目缺乏资源共享、协同服务的部分则不予立项等新规制。并于2014年推出《对于推广应用电子证照创新政务工作模式的实施意见》,确立电子证照、电子文件作为法定办事依据,普遍推行电子证照和全流程电子化登记管理。目前,福建省43个厅局共梳理证照目录479类,配置证照模版444种,25个厅局200多种证照实现电子化,生成电子证照24万多本,能够在线提取、自动核验、重复利用、方便共享、安全可靠、网上流转的电子化证照,推动了网上审批、无纸通关、网上年检等新型政务模式,提高了办事效率。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使智慧城市运营多元化发展——代表省市:上海、银川、武汉
在智慧化项目的建设与运营方面,政府购买服务等多元化发展模式在很多智慧城市开始实施。
比如,上海浦东新区在2010-2013叁年中智慧城市建设的项目资金约300亿元,其中,政府投入为10亿元,社会化投入为290亿元。
武汉市智慧城市建设以极小的引导资金撬动了大量社会资金的投入,近70%的武汉智慧城市项目都是民生项目,该领域市场活跃度较高,在总体投资13个亿元当中,政府投资仅占550万。
另外,随着“智慧银川”的稳步推进,银川市工信局按照“政府引导,公司主体”的原则,充分利用政策、资金等手段,引导本地软件公司结合自身优势,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教育、社会管理、便民服务、节能环保、电子商务等领域投身“智慧银川”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