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当地时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期间,在土耳其安塔利亚,在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阿根廷经济部长基西洛夫等两国领导人见证下,中核集团与阿根廷核电公司正式签署了阿根廷重水堆核电站商务合同及压水堆核电站框架合同。
此次签约标志着中核集团与阿根廷核电公司将合作建设阿根廷第四、第五座核电站,“华龙一号”核电技术落地阿根廷。
今年将是中国30年历史上核电开工最多的一年
事实上,我国核电除了此次在海外的动作之前,我国也在陆续布局核电工作,中国核电再次迎来了新的时代。
今年5月7日,中国自主叁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中核集团福清核电站5号机组正式开工建设。这是今年新核准的第一个核电项目,意味着中国核电正式解冻。
今年10月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中国广核集团和法国电力集团(贰顿贵)正式签订了英国新建核电项目的投资协议。这是我国核电公司首次在西方发达国家参与核电建设,是我国核电走出去的里程碑式事件。
自从2014年以来,核电再启在国内被广泛地呼吁和重申。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司长刘宝华在今年5月份的第叁届能源论坛上透露:“今年国内争取新核准开工8台左右的核电机组。”
业内人士对官方公开信息进行梳理发现,如果刘宝华的说法能够实现,那么今年将是中国30年历史上核电开工最多的一年。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日本福岛核电事故以来,中国仅有5台核电机组投入建设。
福岛核事故四年后 核电的春天来临
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中国政府立即严格审批新上核电项目,或暂停前期已开工的项目,并对正在运行的核电站进行了一系列严格的安全检查。一年后,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申“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的方针政策。
在201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下称《计划》)提出,“适时在东部沿海地区启动新的核电项目建设,研究论证内陆核电建设;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这为中国核电再次启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中国内地共有在运核电机组23台、在建核电机组27台,在建机组规模世界第一,总装机规模位居世界第四。其中,这23台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总装机规模为2140万千瓦。“这意味着,2020年之前,我国至少还要新建3500万千瓦的核电机组,平均每年开工5至6台,每年新增投资在1000亿元左右。”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徐玉明曾经说。
中国核电装备制造公司曾是福岛核电事故的间接“受害者”。福岛核电事故发生后,核电装备制造公司订单骤减、产能过剩,市场有低价竞争之忧。而低价竞争对成本控制、投资回报带来压力,对技术开发、人才留驻带来挑战。福岛核电事故的打击力量之大,以至于中国核电装备制造公司甚至还处于“等待恢复正常”之中。如今,我国与海外陆续的核电合作签约,也让在福岛事故四年后的今天,业界开始感悟到国内新的核电发展春天的气息。
借“一带一路”东风升级海外
如今,国家首脑在国事访问中屡屡推销中国核电,推动了国内核电公司与他国签署核电合作协议,且随着我国“一带一路”东风,中国已经再次走上了核电建设的快车道!
“一带一路”连接了欧洲和东亚两大经济圈,沿线是世界核能发展的热点和关键地区,也代表世界核能的未来,是我国核工业走向世界的关键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有业内人士分析,从国际核电市场需求看,共有72个国家已经或正在计划发展核电,其中在“一带一路”上的国家有41个,“一带一路”周边还有11个国家正在发展核电。据统计,到2020年全球将新建约130台核电机组,到2030年前这一数字将达到约300台(其中我国国内约占30%),“一带一路”国家和周边国家将占到新建机组数的约80%。核能领域将成为与“一带一路”国家十分关键的合作环节。
当前,我国核电正处于产业规模化发展期、技术创新的加速期,我国经济实力、外交影响力、产业配套能力越来越强,正是中国核工业走向国际的大好时机。
核电爆发时期 加快核安全监管不可或缺
2011年后,我国总结了日本福岛核事故教训。前两年重启核电项目建设偏少,这其中与技术路线、厂址等方面的争议以及公众接受度等因素有关,但核安全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我国在核设备监管、现场监督、辐射环境监测等方面,已经接近核电发达国家水平。可通过监管合作,帮助目标国家培养本国的核安全监管能力,建立核安全体系,对于未来在这些国家获取项目、输出核电技术有重要意义。核安全监管部门可以与核电主管部门、外交部门协调,确定一批重点合作对象国,将核电监管合作纳入双边外交工作的议题。
同时也要看到,相对迅猛发展的核电形势,我国核监管立法滞后、机构独立性不够、人力和经费不足、核安全研究能力有限、核安全国际交往和国际合作经费短缺等问题还十分突出。尤其是国家核安全局不是实体机构,会影响我国核安全监管的独立性和公信力。
我国监管能力建设应当同国内核电发展速度与核电“走出去”的要求相适应,加快《核安全法》立法进程、加大核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势在必行。此外,仍需提高核安全监管人员待遇、加快核安全研发平台建设,建立健全核安全设备检验体系,完善对重点核设施全生命周期监管。
中核集团以核电梦助力“中国梦”
如今,阿根廷核电项目合同的签署,是中核集团积极贯彻、有效实施国家“一带一路”及核电“走出去”战略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中核集团继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福建福清开工建设国内首台“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并在“一带一路”国家开工建设了海外“华龙一号”工程后,携“华龙一号”核电技术成功登陆竞争性的拉美核电市场。
中核集团作为国家核科技工业的主体,拥有完整的核工业体系,是国家核能发展与核电建设的主力军,已累计出口6台核电机组、5座微型反应堆、2个核研究设施及1座研究堆。目前正与近20个国家商谈核电及核工业产业链合作。
此次与阿根廷核电的签约,中核集团总经理钱智民表示,中核集团自2010年起与阿方开展核能交流,双方建立了深度互信和良好友谊,对未来重水堆项目和压水堆项目的实施充满信心。中核集团愿与阿根廷分享60年核工业和30年核电建设积累的经验、成果,为阿根廷核电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并共拓拉美核能、新能源市场,带动拉美经济全面提升。同时,也愿与世界其他致力于核电发展的国家开展互利合作。
5月7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中核集团福清5号核电机组正式开工建设并进展顺利。其它子项陆续建设,如11月6日,联合泵房正式浇筑第一罐混凝土(贵颁顿),标志着“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建设正式进入全面建设时期。
通过实施阿根廷核电项目合同,将带动超过300亿人民币核电装备出口,深化中阿经贸与产能合作,开启中阿核能合作新篇章,为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注入“核动力”。
中核集团在不断实施科技创新、提升核工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以核电“走出去”为龙头,带动核燃料、核电运行服务、核设施退役治理及核技术应用等全产业链“走出去”,为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实现我国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的跨越做了极大的贡献,真正以核电梦助力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