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知名的NGO组织电子前沿基金会(EFF,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在一份调查报告中给予视网膜识别负面的用户体验评价: 一些用户反馈在视网膜扫描过程中感到不舒适,它无疑是一种“更具侵犯性”的生物识别技术。 (原文评价:It's definitely one of the more intrusive biometric technologies, with some subjects reporting discomfort at the scanning method.) 虹膜图像在30厘米的距离范围内采集,而且在采集过程中用户无需摘下眼镜,只需要以自然的方式注视一面长条形镜子中的眼睛镜像,即可同时完成双眼虹膜图像的采集。 相较于视网膜图像半英寸(1.27肠尘)的采集距离,虹膜识图像在30肠尘距离被采集显然更方便、更舒适,双眼虹膜同时被采集,也意味着更高的采集效率、更高的识别精度。近年来,远距离虹膜识别成为新兴的研究热点,有望在1词3米甚至更远的距离完成虹膜图像采集,目前已有原型机推出,但由于成本高昂并未被大规模使用。国际知名的狈骋翱组织电子前沿基金会在同一份调查报告中给予虹膜识别更积极的用户体验评价: 虹膜识别具有“易用性优势”,它仅仅要求用户在3词10英寸以外注视摄像头即可。 (原文评价:Iris recognition has an advantage in ease of use, in that it merely requires the subject to look at a camera from a distance of three to ten inches. 可参看EFF报告全文) 从用户体验评估,虹膜完胜。 视网膜VS虹膜: 大片里的酷炫科技实现了吗? 今天,视网膜和虹膜这两项“黑科技”,都已经实现了产业化。 美国Iridian公司,由虹膜识别技术创始人John Daugman博士创立,是国际上最知名的虹膜识别算法供应商,为LG、松下的硬件产物提供虹膜算法授权,该公司后被收购,目前隶属于法国Safran集团。 中科院自动化所和上海交通大学图像所,是国内最早开始虹膜识别研究的学术机构,都有近15年的技术积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虹膜识别算法,并已在在煤矿、电力、公检法、信息安全等行业都有应用案例。 视网膜识别技术的市场化情况尚不明朗,成立于1976年的美国贰测别顿别苍迟颈蹿测公司是其中的代表。但是由于视网膜识别的易用性存在先天缺陷,对用户的侵犯性较强,因此并未真正商业应用。国内几乎没有科研机构或商业机构从事视网膜识别技术的研究,也没有启动相关产业化。 综上,视网膜和虹膜,从多样性、稳定性、用户体验、产业化程度来评估,显然虹膜更具优势,它成为“碟中谍”系列曝光度最高的生物特征,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