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数千个涂料品牌中,中小公司是名符其实的“大多数”。它们的迭代速度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朝生夕死,很多都拥有10年以上的历史。中小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涂料行业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上海奥泽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泽涂料)身在其中,拥有这类公司所共同面对的一些认识和困惑。上世纪90年代进入涂料行业,2002年成立了奥泽涂料的杨和柏,钻研过涂料技术,参与过行业标准制定,现在,除了生意上的事,他还忙碌于参加在全国各地举办的各类涂料会议。他作为一个“局内人”,对于行业的状况“了如指掌”,他说中小公司是行业成长的基石,而标准是公司发展的核心。
只要有一个短板,整体都会出问题
在接触行业将近20年的今天,杨和柏已经习惯将自己称为一个“涂料人”,在谈及行业以及公司发展的“辉煌”时,他喜欢使用带有转折的句式,用“可惜”、“浪费”来概括创新技术和产物的结局。在接近3个小时的采访中,杨和柏总是试图将谈话的主题引向“问题”,他提到的最多的词是“呼吁”。
“市场”、“实施应用”、“验收”在杨和柏面前是“敏感词”,一旦触及,他就会情绪激动。杨和柏用:“中国做了十年保温,出了十年废品,这是中国人的悲哀,更是我们涂料人的悲哀”,开启了漫长的“控诉”。他举例说:合格的保温抗裂砂浆原料的价格应该是1300-1400元/吨,但实际采购价格只有800-900元/吨;合格的外墙腻子的价格是1200元/吨,但实际价格最低的能到700-800元/吨。这种恶意压低价格的行为导致行业内出现了很多不合格的材料,材料不合标准导致成品的质量大打折扣,成品质量差言影响了涂料的使用年限、抗裂性等,如此恶性循环的过程最后形成了“水桶效应”。
杨和柏说这种“水桶效应”在涂料行业内非常普遍,他将原因归结为中小公司对标准的贯彻和执行不到位,“有标准,但应用过程中存在短板。”
技术再好,很多人还是喜欢国外品牌
目前,国内消费者比较熟悉的涂料产物大多来自于国外品牌,这虽然不足以说明一些问题,但在各行各业中并不鲜见,也已经成为中国市场的最主要特征之一,比如汽车、电脑、奢侈品、3C产物,即便采购于国外,也经常会发现“Made in China”的标记。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很多中国公司通常只参与生产和销售,而负责生产的制造业,一直以来都承担着我国70%以上的税收,解决了70%以上的就业,却处于经济链条的最末端。近年来,代工公司与国外厂商“分手”的新闻越来越多,以代工起家,建立自主品牌成功转型的案例也并不是没有,但这种角色的转变必定要经历十分痛苦的过渡过程。
杨和柏的态度是,这个问题并不能轻易略过。他说一些国外品牌的产物基本是由国内中小公司生产的,之后“贴牌”出售,价格翻了几倍,类似于苹果让富士康代工手机。杨和柏对此愤愤不平,他认为国外品牌没有输出任何技术,却获得了高昂的利润,还将消费者“蒙在鼓里”,是一件“悲哀的事”,更令他不解的是,消费者认可中小公司“代工”的国外品牌,却对同一家公司生产的自主品牌产物丝毫不感冒。
标准是公司走向正规化的根本之源
杨和柏从2008年开始接触标准,当时奥泽涂料正在研制多彩涂料,在实施应用过程中,发现如果没有量化的指标,很难很好的应用,也不利于技术的持续推进,随后便参与制定了氟碳、多彩等行业标准。杨和柏称:“标准在涂料公司发展中,发挥的是约束和促进的作用,能够使公司向正规化发展。”
在谈到公司执行标准的情况时,杨和柏并不乐观,他说很多公司的产物存在问题,但都通过了检验。这些公司的做法是,将合格的产物送检,通过检测后,生产和销售的却是不完全达标的产物。原因是符合环保、有害物质限量等标准的产物成本更高。杨和柏坦言,即便加入了中小公司涂料协会的公司,也不能保证不出现这种情况。所以,监管也是这个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杨和柏认为:“标准是公司走向正规化的根本之源。”